第一,金融犯罪案件类型多元化且相对集中。犯罪主体不仅涉及自然人,还涉及单元法人;不仅涉及金融机构事情人员,也涉及社会闲散人员;既有海内犯罪分子,也有外洋非法分子。
从司法实践看,一些特大金融犯罪案件往往由单元法人实施或到场实施,各主体之间出于配合的非法牟利目的而走到一起。第二,行业属性突出。
金融犯罪发生在金融行业各个领域,38个罪名涉及到金融业内详细的各个行业,好比基金、证券、银行、信托、保险,每一个行业,都有相关的刑法罪名相对应。第三、金融犯罪案值大,涉众型金融犯罪问题凸显。涉众型金融犯罪主要是以资金运作为手段,以非法吸收民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为典型,案值庞大且涉及人员众多,暮年人成为主要受害群体。
第四,金融从业人员犯罪比例较高,且犯罪手段智能化水平高,犯罪手段不停翻新。金融犯罪属于白领犯罪、智能性犯罪,除使用金融知识外,还使用高科技手段作案。随着金融新市场、新业务不停推出,一些犯罪分子也打着“金融创新”的幌子,犯罪手段不停翻新。第五,金融犯罪中配合犯罪比例较高。
金融业务一般手续环节多,金融犯罪者往往相互勾通,形成利益配合体,配合实施金融犯罪。既有内内勾通,也有内外勾通。
贷款诈骗罪、票据诈骗罪、金融凭证诈骗罪是内外勾通型金融犯罪的典型。第六,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日益凸显。如集资诈骗、非法吸收民众存款、洗钱等犯罪运动往往会借助于互联网,使金融犯罪的手段越发多样化、庞大化。
近年来,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比力突出的是以 P2P 网贷平台模式实施的金融犯罪问题。第七,金融犯罪具有国际性特征。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已经相当密切,然而我国的金融体制、金融法制建设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,一些海内外犯罪分子相勾通配合实施金融犯罪。
实践中,一些犯罪分子接纳境内外勾通的方式实施外汇、洗钱等犯罪运动。第八,金融犯罪具有欺骗性与隐蔽性。金融犯罪差别于传统的自然犯罪,因金融犯罪的专业性、智能性、网络性等特征,使得犯罪分子在实施金融犯罪时极具隐蔽性,一些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披上了“正当”外衣,犹如“隐形犯罪”,受侵害的受害人往往还不认为受侵害。
本文来源:爱博网页版-www.goodnightsnoreguard.com